首页 栏目首页 > 商品 > 正文

北京先农坛神仓已基本修缮完成

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之打卡北京文化新地标

本报讯(记者赵婷婷)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获悉,先农坛内有200多年历史的神仓现已基本修缮完成,有望对外开放。届时,先农坛的开放范围将进一步扩大。

在北京先农坛里,有一座设计精巧、结构坚实的粮仓,因存放明清时期皇帝“一亩三分地”所收获的粮食,供皇家坛庙祭祀神灵专用,故被称为神仓,也有“天下第一仓”的美誉。此前,神仓一直被某单位使用。近期,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在将其收回后进行了整体修缮及展陈布置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神仓建筑群是先农坛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,用于储存皇帝和大臣耤田收获的谷物。它是先农坛独有的一个建筑群,是将储藏的谷物转换为皇家祭祀礼仪祭品的重要场所。只有经过神仓‘洗礼’之后的粮食才能拿到各个地方用于祭祀摆放。”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研究馆员张敏介绍,此次修缮包括很多方面,包括对神仓本体建筑的修缮,对彩画的整体保护,对神仓附属建筑如院墙和地面的修缮,还有对它的消防安防等设施的提升,以及整个神仓院落历史样貌的恢复等等,所以这是一次整体的修缮。

神仓的展览以神仓建筑群为依托,主要利用神仓里边的仓房和碾房的空间开展,“我们采用现代化的展示手段,对整个神仓的历史文化和它的历史功能进行一个系统的阐释,做了一个主题展览。”张敏说,展览有模型展示,也有通过文献等其他手段介绍神仓的历史变迁,呈现建筑的历史风貌,让这组与世隔绝了200多年的神仓建筑群第一次走近社会大众。

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,修缮一新的神仓包括多个建筑,位于整座建筑群中间前部的是“收谷亭”,是一个四面通透的亭子,用于粮食收上来以后进行晾晒。亭子中间摆放着一个标着“黍”字的漏斗箱。收谷亭的正后方就是核心建筑“神仓”了,圆桶形状的建筑加上圆圆的屋顶,看上去就是一座真正的豪华版粮仓。神仓里面有一张红色的案几,上面摆放着5个小的粮盒,再现了古代将储藏的谷物转换为皇家祭祀礼仪祭品的画面。

“展陈还在完善中,未来我们还将加上多媒体展示,观众看了会对神仓的功能有更加清楚的了解。”张敏介绍。目前,神仓主体修缮已经完成,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,“主要是一些配套的服务还没有彻底完成,此外还在进行一些细节的完善补充。”

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是明清时期天子祭享先农和亲耕耤田的重要礼仪场所,是北京城中轴对称格局的重要礼制建筑群之一,是中国古代皇家祭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国农耕文明最恢弘壮丽的祭农见证物。2001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先农坛内最重要的景观主要包括明清耤田、先农坛祭坛和北京隆福寺万善正觉殿明间藻井。其中,明清耤田位于观耕台正南。明清时期皇帝行亲耕礼的田地称为帝耤(俗称一亩三分地),长十一丈,宽四丈。亲耕时,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执鞭,两侧为户部尚书与顺天府尹,伴随着奏乐,皇帝扶犁三推三返,由户部侍郎播种。耕田历史景观,是北京先农坛农耕文化的核心展示区,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。

本报记者袁艺

(北京青年报)

关键词:

最近更新

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

Copyright © 2005-2023 创投网 - www.xunj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我们:39 60 29 14 2@qq.com
皖ICP备2022009963号-3